吉利汽车于5月5日发布了4月销量业绩,最让人吃惊的莫过于备受期待的博越销量仅为4002辆。
这一数据与吉利对外宣传的数据可谓相差巨大,在吉利官方通报的数据中,博越一个月之内订单就突破了3万辆。那么,实际销量仅为4002辆又是什么鬼?
吉利官方也迅速给出了解释:总结起来就是产能不足。
那么,实际情况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汽车天涯实际探访了数家吉利四S店,得出的结论是:
一、博越目前在售的车型主要是博越1.8T 6AT智慧型和智尊型,即使是这两款车,提车也要排到两个月之后。
二、2.0L车型排产要到三个月或者四个月之后,1.8T 6MT 车型提车同样需要三个月或者四个月之后,目前基本是不接订单的状态。
也就是说,吉利博越目前主销车型是售价13.98万元的1.8T 6AT智慧型和售价 14.88万元的1.8T 6AT智尊型,从销售顾问的口气中也能得出吉利目前力推的车型主要是1.8T6AT智尊型。 对于自主品牌来说,一款售价14万以上的车型在销售的第一个月就做到月销四千,在博越之前基本没有,最典型的就是哈弗H8,3月份销量仅为775辆,基本以失败告终。博越的对手长安CS75、哈弗H6们主销车型售价都在13万元以下。
因此,博越四月份销量虽然只有四千辆,但是却有着非常高的含金量。甚至可以视为自主品牌的又一次突破,继博瑞突破自主品牌轿车冲高天花板之后,博越又突破了自主品牌SUV车型冲高的天花板。
接下来说产能,吉利博越四月份的销量是不是因为产能导致的呢?从吉利公开的资料看,吉利博越目前主要在春晓基地生产,春晓基地目前已经投产的为一期工厂,年产能为10万辆(这是规划产能,实际产能应该低于这一数字),按照吉利官方的说法,四月份分配给博越的产能就是四千辆,因此这个销量数据是正常范围。只有另一个计划生产博越的工厂吉利宝鸡工厂投产之后,博越的产能问题才有可能得到缓解。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曾透露,到今年第四季度博越月度产能就能达到两万辆。也就是说,接下来的5月-9月份,受产能控制的博越月销量仍会在6000辆上下。
产能紧张会不会影响博越的未来走向呢?从目前各大论坛网友的反馈来看,吉利博越“漫长“的提车周期确实引起了很多消费者的反感,也对博越的口碑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。但如果吉利能严把品质关,做好消费者的安抚工作,不出现加价提车、品质把控不严的乱象,尤其是加价提车现象一定要多加监管,不要因小失大留给竞争对手钻空子的机会,短期的产能问题不会对博越的长期销量产生影响。反而会提升吉利博越的品牌形象,对吉利博越的长期销量起到促进拉升作用。
博越的大哥博瑞上市时也遭遇了产能不足的现象,吉利博瑞上市第二个月,月销量也仅为2000辆,但现在月均销量基本已经稳定在5000辆左右。
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说,一款新车的销量表现到底如何通常要到半年之后,上市第二个月的销量表现根本不足以说明博越已经失败了。
从营销学的角度分析,上市初期销量不高对吉利本身反而是件好事。一方面,销量不高能迷惑竞争对手,放松竞争对手的警惕,不至于成为众矢之的,另一方面,上市初期销量规模较小也便于吉利控制产品质量,及时整改,不至于出现大批量质量事故。更重要的是,产能爬坡对于吉利来说更有助于其科学、合理安排规划产能,不至于出现产能浪费的乱象。
最后回答消费者的疑惑:
1、吉利为什么不直接定高价,拉高消费者购买门槛?这样就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。
如果吉利直接定个高价起步,肯定会引起很多消费者反感,作为自主品牌,一步到位的高价缺乏品牌力支撑,消费者第一印象就PASS了,根本没有了解的欲望。起步价低的最大作用是吸引消费者了解博越,同时在经过比较之后愿意选择中高配车型。
2、吉利为什么不提前做好产能规划,备足货再上市?
对于汽车厂家来说,车型早一天上市就多一份赢利,扩充产能是增加盈利,产能闲置则是浪费成本,所以大部分新车型都会有个产能爬坡阶段。
3、 吉利是在饥饿营销吗?
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,确实是因为产能受限,同时也是为了确保品控和产品品质,工严格控制产品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产能,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扩产和销量。但不能否认的是这种局面间接促成了饥饿营销的事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