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治霾的决心毋庸置疑,上周发布有史以来首个红色预警。红色预警之下,不仅机动车单双号限行,还建议减少外出活动,尤其是学生可以不去学校。然而,所有人心里都清楚,这连治标都算不上。雾霾该来时还是会来的。
也因此,由北京领头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治霾攻坚战浮出水面。治霾,首先要弄清楚雾霾的成因。近日,环保部公布9大城市雾霾成因最终结果,北京首要污染源是机动车,同样的城市,还有广州、杭州以及深圳。一切都在意料之中,汽车也不是第一次被认为是PM2.5的罪魁祸首。更早前,机动车排放和道路扬尘一起被认为占到污染源的50%。发布报告的是规格相当高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。我没有调查,便没有发言权。但同样规格相当高的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发现,北京PM2.5的六大重要来源中,汽车尾气所占比例不到4%。就算小学生,也知道4%和50%相去甚远。
个人认为,说汽车完全没有造成空气污染绝对假话。但将主要责任归咎于汽车也大为不妥。当汽车记者十三年了,我参观过不下五十座汽车工厂,进过不下二十次的汽车研究院,参加过不下百场的汽车研讨会。可以负责任地说,车企在环保上的努力从未停止,更无偷工减料。汽车在环保领域的投放,研发人员的锱铢必较,都是力求哪怕只有一克的排放减少。
汽车之所以容易被“拎”出来,实在是因为太常见,马路上都是。同时,在欧美汽车发达国家的“循循善诱”之下,直接对汽车“判刑”。实际上,欧美国家在限制汽车排放的同时,早就对能源结构进行升级,能用天然气绝对不用煤。欧美大量利用风能进行发电,不一味的借助于水利,更不用说烧煤。烧煤,至少是目前还是中国电力的主要来源之一。
癌症不是一朝一夕形成,经长达五到六年的不良生活环境和习惯,才会导致癌症。同理,雾霾非一日之功,是在对过去十余年过度开发和破坏进行买单。迫不及待地将今天雾霾形成主要归咎于汽车,让其他置身事外,似乎不是那么的公平。
仅仅三年前,我还在呼吁年轻人投身到中国汽车的行业当中,认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,汽车还是朝阳行业。我猜到开头,却猜不到这样的结尾。
有好事者揣测,北京此次匆匆推出红色预警和单双号限行,其实是在为单双号限行常态化而做准备。好消息在于,揣测始终只是揣测,得不到任何的官方认可。坏消息则在于,北京认真考虑拥堵税。拥堵税实施,意味着治霾的成本会均摊到每一个北京车主身上。北京强烈的示范作用加上广州时不时的雾霾,拥堵税在广州落地也非没有可能。
大城市居不易。逃离始终不是办法,用实际行动支持治霾才是应有作为。不可否认,现在治霾,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见到效果,但这不能成为不作为的借口。这个地球不是从祖宗那里继承,是从子孙手中借来。